馬蘭頭
本品為菊科植物馬蘭的全草及根,多年生草本,生于山坡、田邊、路旁,分布于全國各地。莖直立,有時略帶紅色,表面粗糙,兩面有短毛,春天摘其嫩莖葉作蔬菜。夏、秋季采收全草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青椒
青椒,主要是根據(jù)顏色來進行歸類,形狀多樣,有圓形、橢圓形、線條形,圓形的青椒,通常也被稱作菜椒或者肉椒。與一些較辣的辣椒品種相比,青椒的辣味相對較輕,甚至有的是完全不辣的。這使得它們在烹飪中既可作為調料增添風味,又可作為蔬菜提供豐富的營養(yǎng)。
蝦米
蝦米,即干蝦仁,又名海米、金鉤、開洋。是用鷹爪蝦、脊尾白蝦、羊毛蝦和周氏新對蝦等加工的熟干品。 蝦米之稱始見于唐代顏師古注《急就篇》的注文。宋代臨安市食有“姜蝦米”,見于《武林舊事》。明代,《本草綱目》指出:“凡蝦之大者蒸曝去殼,謂之蝦米,食之姜醋,饌品所珍!鼻迥┟癯,民間將其收作“海八珍”之一。
牛蒡
牛蒡(niúbàng)原產(chǎn)于中國,以野生為主,公元940年前后傳入日本,并被培育成優(yōu)良品種,F(xiàn)日本人把牛蒡奉為營養(yǎng)和保健價值極佳的高檔蔬菜。牛蒡憑借其獨特的香氣和純正的口味,風靡日韓,走俏東南亞,并引起歐美有識之士的關注,可與人參媲美,有“東洋參”的美譽。牛蒡泡茶,色澤金黃、香味宜人、價比黃金,故在臺南稱黃金牛蒡茶。 牛蒡為我國古老的藥食兩用食物蔬菜,明朝李時珍稱其“剪苗淘為蔬,取根煮,曝為脯,云其益人”,《本草綱目》中詳載其“通十二經(jīng)脈,除五臟惡氣”;《名醫(yī)別錄》稱其“久服輕身耐老”。宋人蘇頌曾這樣描寫牛蒡:“葉如芋而長,實似葡萄核而褐色,外殼如栗木小而多刺”,“根有極大者,作菜茹尤益人”。世界著名的營養(yǎng)保健專家艾爾·敏德爾博士在其所著的《抗衰老圣典》中這樣描述:“牛蒡的根部受到全世界人的喜愛,它是一種可以幫助身體維持良好工作狀態(tài)的溫和營養(yǎng)藥草。牛蒡可每日食用而無任何副作用,且對體內各系統(tǒng)的平衡具有復原功能。全世界最長壽的民族——日本人常年食用牛蒡根部。” 目前主栽的品種多為日本品種,有柳川理想、南部白肌、松內早生、山田早生、札幌大長白、野川、白膚等。在我國長期做為藥用,近年來才開始對牛蒡的營養(yǎng)價值,食用價值和藥理進行研究。
松茸(鮮)
松茸
小龍蝦
小龍蝦是存活于淡水中一種像龍蝦的甲殼類動物,學名克氏原螯蝦,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。東北地區(qū)稱剌蛄。克氏原螯蝦是甲殼類中分布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。克氏原螯蝦因其雜食性、生長速度快、適應能力強而在當?shù)厣鷳B(tài)環(huán)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(yōu)勢。其攝食范圍包括水草、藻類、水生昆蟲、動物尸體等,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。克氏原螯蝦近年來在中國已經(jīng)成為重要經(jīng)濟養(yǎng)殖品種。在商業(yè)養(yǎng)殖過程中應嚴防逃逸,尤其是嚴防逃入人跡罕至的原生態(tài)水體,其對當?shù)匚锓N生態(tài)競爭優(yōu)勢而導致破壞性危害,在世界各地已經(jīng)有廣泛報道,應引起高度重視。 小龍蝦原產(chǎn)于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,腐食性動物,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。小龍蝦的生存能力非常強,除了日本和中國,歐洲和非洲也有它占領的地盤,喜歡生活在淺灘淤泥這些容易富集重金屬污染物的地方。由于自然界里天敵在我國范圍內還沒有形成,經(jīng)幾十年的擴散,已形成全國性的最常見的淡水經(jīng)濟蝦類,廣泛分布于山東地區(qū)及長江中下游各省市。
牛腰
?苿游稂S;蛩DI臟。宰牛時剖腹取出腎臟,洗凈,鮮用,或冷藏。
田螺
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軟體動物,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田螺科。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可在夏、秋季節(jié)捕取。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、中華圓田螺等。田螺肉豐腴細膩,味道鮮美,素有“盤中明珠”的美譽。它富含蛋白蛋、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,是典型的高蛋白、低脂肪、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。 田螺為軟體動物。身體分為頭部、足、內臟囊等3部分,頭上長有口、眼、觸角以及其他感覺器官。體外有一個外殼。田螺的足肌發(fā)達,位于身體的腹面。足底緊貼著的膜片,叫做厴,它像一個圓蓋子,當遇到不測或需要休息時,田螺便把身體收縮在貝殼里,并通過足的肌肉收縮,用厴將貝殼嚴嚴實實地蓋住。田螺可以食用,可食部分主要是它的肉質足。田螺在全國大部地區(qū)均有分布?稍谙、秋季節(jié)捕取。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、中華圓田螺等。
馬鮫魚
馬鮫魚肉質細嫩潔白,糯軟鮮爽,營養(yǎng)豐富,尾巴的味道特別好,物美價廉。素有“鯧魚嘴,馬鮫尾”之說。一般體長0.5~0.6米,最大體長可達1米。舟山海域四季可捕獲。通常鮮用,鰓可入藥,曬干備用。
薺菜
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的幼嫩葉,又名地菜,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野菜。原產(chǎn)我國,目前遍布世界,我國自古就采集野生薺菜食用,早在公元前300年盡薺菜的記載。19世紀末 至20世紀初,上海郊區(qū)開始 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栽培歷史。其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,食用方法多種多樣,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,人工栽培以板葉薺菜和散葉薺菜為主,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。 薺菜根白色。莖直立,單一或基部分枝;~叢生,埃地,蓮座狀、葉羽狀分裂,不整齊,頂片特大,葉片有毛,葉耙有翼。莖生葉狹披針形或披針形,基部箭形,抱莖,邊緣有缺刻或鋸齒。